一是建强头雁队伍。实施村干部“苗圃”项目,选优配强13个村(社区)两委班子,注重从致富能手、返乡大学生、群众威信高的青年中发展党员,积极吸纳爱农村、懂经营的种养能手等回乡创业,回引本土人才到村任职,储备本土人才、后备干部20名,安排实岗锻炼6人,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。
二是强化党建引领。坚持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策”,充分利用各村优势发展特色种植、生态养殖、乡村旅游等产业,科学确定发展草莓、白茶、桃子、盆景、中药材等产业基地15个、面积2200亩,加快实施香水、果梁、新生、鹿角等4个社区中央财政资金扶持,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,预计2023年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,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。
三是拓宽增收渠道。深挖域内资源,全面摸排挖掘村集体组织闲置资产,通过对闲置村办公用房、村级小学、卫生室等集体资产整合、租赁、建设,扩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,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域内土地、森林、山坪塘等资源,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,结合高标准农田,利用好成片成形的良田良地,发展粮食蔬菜种植及加工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。